易經與您的健康:如何運用卦象解讀身體訊號

Xion Feng

Xion Feng

Xion is a Feng Shui master from China who has studied Feng Shui, Bagua, and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s) since childhood. He is passionate about sharing practical Feng Shui knowledge to help people make rapid changes.

Follow me on

您是否曾感覺身體在傳遞訊息,卻無法解讀那些信號?醫易經提供了一個與身體對話的框架。它並非像現代醫學那樣診斷疾病,而是透過能量模式來運作。藉由易經的智慧,幫助我們理解身體的氣是否失衡。

這套方法源自古老的理念「医易同源」,意指中醫與易經同出於道家對世界的認知,兩者共用陰陽、五行與氣的概念。

本指南僅供學習與自我覺察之用,旨在支持您的健康,但不能取代專業醫療。若有健康疑慮,請務必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身體的能量藍圖

要運用易經於健康,首先須了解其基本構成及與人體的關聯。這張圖譜將協助我們解讀身體的訊號。

八卦

易經由八個基本符號組成,稱為八卦。每卦由三條線組成,線條可為實線(陽)或斷線(陰)。

這些卦象代表自然的基本力量,組合成六十四卦,為我們提供理解身體能量語言的途徑。

八卦分別為: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離(Lí)、艮(Gèn)、兌(Duì)。

八卦身體對應圖

在醫易經系統中,八卦各自對應特定身體部位、器官及功能。當某卦能量失衡時,該區域可能出現身體或情緒症狀。

下表列出各卦名稱、主要身體部位、相關器官組織及能量失衡的徵兆,作為解讀結果的主要參考。

卦象 (卦) 名稱 主要身體部位 相關器官/組織 能量失衡徵兆
☰ 乾 (Qián) 頭部、大腦 肺、大腸、骨骼 頭痛、頭暈、思緒混亂、呼吸問題、僵硬
☷ 坤 (Kūn) 腹部、胃 脾、胃 消化不良、腹脹、疲倦、焦慮、水腫
☳ 震 (Zhèn) 腳部、肝臟 肝、膽 肌肉痙攣、易怒、衝動、腳部問題、肌腱不適
☴ 巽 (Xùn) 大腿、臀部 肝、膽、神經 坐骨神經痛、臀部疼痛、過敏、優柔寡斷、神經相關問題
☵ 坎 (Kǎn) 耳朵、腎臟 腎、膀胱、生殖系統 聽力下降、恐懼、腰痛、疲勞、荷爾蒙失調
☲ 離 (Lí) 眼睛、心臟 心、小腸、血液 視力問題、焦慮、心悸、失眠、發炎
☶ 艮 (Gèn) 手部、背部 胃、脾、關節 手指或手部疼痛、背部僵硬、固執、關節問題
☱ 兌 (Duì) 口腔、胸部 肺、大腸 牙齒問題、口腔潰瘍、胸悶、淺呼吸、缺乏喜悅感

理解這張圖譜是我們的第一步,能將易經抽象符號轉化為有用的身體與能量狀態資訊。

如何向身體提問

擲卦的過程是深入自我專注的方式,從明確的目的開始,採用簡單且經過時間考驗的方法。

設定意圖

問題的品質決定答案的清晰度。避免問診斷性問題,如「我是否患有某種疾病?」

應聚焦於能量狀態,好的問題旨在了解失衡的本質。

建議問題如:「我目前感受到的能量失衡是什麼性質?」或「身體哪個部位最需要調整以恢復和諧?」避免預測未來或只需是非回答的問題。

三枚銅板法

最簡便的擲卦方法是三枚銅板法,工具簡單,且有助於集中精神。

  1. 準備:找一處安靜不受干擾的地方,手持三枚相同銅板,深呼吸數次,專注於您精心設計的健康問題。

  2. 賦值:事先為銅板的正反面指定數值,通常正面為3(陽),反面為2(陰)。

  3. 擲銅板:輕輕搖動銅板,心中默念問題,然後將銅板擲於平坦表面。

  4. 判定爻線:將三枚銅板的數值相加,總和為6、7、8或9。每個數字對應特定爻線:

    • 6(三反面:2+2+2)= 變爻陰線(---X---)。
    • 7(兩正一反:3+3+2)= 穩定陽線(———)。
    • 8(兩反一正:2+2+3)= 穩定陰線(--- ---)。
    • 9(三正面:3+3+3)= 變爻陽線(———O———)。
  5. 組成卦象:記錄剛擲出的爻線,作為六爻卦的第一爻(最底層)。重複此步驟五次,依序向上繪製,完成六爻卦。

卦象結構

六次擲銅板後,您將得到完整卦象,代表當前的能量狀態。

若有變爻(總和為6或9),代表該部分能量正在變化。變爻會轉化為相反爻,形成第二卦,揭示能量的發展方向。

本指南主要聚焦於第一卦的兩個三爻卦,提供最直接且實用的資訊。

解讀健康訊息

取得卦象後,下一步是理解其訊息,結合卦象結構與八卦身體對應圖,獲得洞見。

下卦與上卦

每個六爻卦由兩個三爻卦組成,下三爻為下卦,上三爻為上卦。

下卦(第1至3爻)通常代表內在、根本或能量狀態的根源,揭示深層模式。

上卦(第4至6爻)多與外在、可見或症狀相關,反映根本失衡在外在的表現。

綜合兩者,可更完整地理解身體的訊息。

實例解析

為使流程更清晰,以下以持續疲勞為例進行說明。

  1. 問題:「導致我能量低落與倦怠感的根本能量失衡是什麼?」

  2. 結果:擲銅板六次後,得到六十四卦第63卦,既濟卦。此卦由坎(水)卦在上,離(火)卦在下組成。

  3. 分析:根據八卦身體對應圖解讀結果:

    • 下卦(根本原因):為離(火)卦,對應心臟、血液與小腸。此處失衡可能表現為焦慮、心悸或失眠,這些都是深層疲勞的常見原因。能量耗損源自心系統過度活躍或不安。
    • 上卦(外在表現):為坎(水)卦,對應腎臟、膀胱及先天之氣。疲勞表現為深層能量儲備的耗損,與腎系統功能相關。
    • 整體圖像:「水火既濟」呈現中醫典型的心腎失調模式。正常情況下,心火向下溫暖腎水,腎水向上滋養心火。此處此循環被打斷,導致「心火亢奮而腎氣不足」,產生焦躁又疲憊的狀態。

變爻的意義

若卦中有變爻,其位置(1至6爻)可提供更具體的線索。例如,第二爻的變爻可能指向身體層面問題,第五爻則可能與情緒或思維相關。

目前初學者可先專注於兩個三爻卦,已足夠獲得有力的洞察。

從洞察到行動

獲得洞察只是過程的一半,真正價值在於運用這些洞察,採取溫和且支持能量和諧的行動。

再次強調,這些建議基於中醫原理,屬於能量調理,非醫療治療,不能取代專業醫療建議。

整體調理原則

在針對特定卦象前,先維持整體系統的支持,如均衡飲食、氣功或太極等溫和運動、正念練習及充足睡眠,為後續調理奠定穩固基礎。

針對卦象的建議

以63卦(水火既濟)為例,針對根本(離火)與外在表現(水坎)提出支持建議:

  • 滋養火(離)元素(心臟):

    • 飲食:適量攝取紅色食物,如枸杞、甜菜、櫻桃等,有助滋養心臟系統。避免或減少咖啡因等刺激物,以免心火過旺。
    • 生活習慣:每日感恩練習或正念冥想,有助安定心神。晚間11點前就寢對心臟恢復至關重要。
  • 支持水(坎)元素(腎臟):

    • 飲食:傳統上以深色食物滋補腎臟,如黑豆、黑芝麻、海藻及深色漿果。保持充足純淨水分攝取。
    • 生活習慣:溫和伸展腰背部,有助激活腎經。情緒上,腎與恐懼相關,培養勇氣與減壓練習有益。靜坐冥想有助保存腎氣。

和諧的目標

這些行動的終極目標非單一卦象的「修復」,而是恢復身體不同能量系統間的健康溝通。

以本例為例,目標是幫助心臟平靜,腎臟重建能量儲備,重啟火與水的良性互動,促進生命力。

您的健康之旅

將醫易經融入生活,是一場自我探索的旅程,循序漸進且可反覆實踐。

流程簡明:理解八卦圖譜、提出明確能量狀態問題、擲卦並解讀結果,最後根據洞察採取溫和支持的行動。

核心理念是合作夥伴關係。醫易經是建立自我覺察、與身體自然智慧直接對話的強大工具。

將此練習視為與自身健康建立更深、更直覺連結的方式,學會傾聽細微訊號,避免問題擴大。

我們鼓勵您持續探索此道路,並始終在信賴的醫療專業指導下進行。

0 則留言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布。

Rotating background pattern

與您的顧客分享品牌資訊。介紹產品、發布最新消息,或熱情歡迎顧客蒞臨您的店鋪。

Feng Shui Source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