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宇宙藍圖:易經文王卦序的隱藏奧秘

Xion Feng

Xion Feng

Xion is a Feng Shui master from China who has studied Feng Shui, Bagua, and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s) since childhood. He is passionate about sharing practical Feng Shui knowledge to help people make rapid changes.

Follow me on

許多人熟悉《易經》的六十四卦,但你是否曾好奇,為何它們會以這樣特定的順序排列?

為什麼第一卦「乾」(創造)會接續第二卦「坤」(接受),而整個排列又以第六十四卦「未濟」作結?這個排列看似難以理解,彷彿只是一份需要死背的清單。

本文將超越基本卦義,深入探討《易經》經文中的「文王卦序」。我們將揭示這套排列背後的優雅邏輯,重點放在卦與卦之間的配對關係,以及它如何反映生命的循環。

你將學習塑造整體結構的「非覆即變」基本法則。這個序列講述了宇宙與人生發展的宏大故事。閱讀完後,你將不僅看見卦象本身,更能體會它們精心排列的智慧。

不只是清單

要理解這套序列的巧妙,首先必須了解它的背景。這並非唯一的六十四卦排列方式,但它承載著深厚的哲學意涵。

序列的定義

文王卦序是六十四卦的傳統排列,出自《周易》經典。據說周朝的文王在囚禁期間創造了這個序列。

它的主要目的並非占卜,而是引導我們深入思考生命。這個序列描繪事件的流動、人類經驗的典型階段,以及變化的過程。

與伏羲卦序的對比

文王卦序與伏羲卦序(又稱「先天卦」)截然不同。伏羲卦序展現的是完美、原始的平衡狀態,是創造之前的理想世界。

而文王卦序(「後天卦」)則呈現一個動態的世界,映射我們真實生活中不斷變化、不完美且循環往復的現實。它描繪的是充滿挑戰、成長與變遷的世界。

特徵 伏羲(先天)卦序 文王(後天)卦序
核心概念 理想的創世前狀態 具象的創世後世界
排列方式 對稱,基於二元邏輯 成對,基於敘事流程
本質 靜態平衡 動態變化
目的 象徵宇宙起源 象徵人類經驗

配對原則

理解文王卦序的關鍵在於一個優雅的理念:六十四卦不是單獨排列,而是組成三十二對獨特的配對。

主導法則

整個結構由一條簡單法則掌控,中文稱為「非覆即變」(fēi fù jí biàn)。

意思是:「若一卦非自身的倒卦,則與其倒卦配對;若一卦即為自身的倒卦,則與其相反卦配對。」

這條法則解釋了每一卦在序列中的位置,創造出反映與對立的節奏,推動整個故事向前發展。

覆卦配對

最常見的關係是覆卦配對,即一卦是另一卦的倒轉版本,稱為「覆卦」(fù guà)。

例如序列中的第二對:第三卦「屯」(初難)與第四卦「蒙」(少童)。

第三卦「屯」為水在雷上,倒轉後變成雷在水上,即第四卦「蒙」。兩者是完美的倒卦關係。

這種邏輯適用於大多數卦象,共有二十八對覆卦,涵蓋六十四卦中的五十六卦。

非覆卦配對

那麼,哪些卦倒轉後與自身相同呢?《易經》中有八個這樣的卦。

根據法則,這些非覆卦無法與倒卦配對(因為它們即是自身倒卦),因此與其極性相反的「變卦」(biàn guà) 配對,即每一爻皆變:陽變陰,陰變陽。

最著名的例子是第一對:第一卦「乾」(創造)全為陽爻,倒轉後仍相同;其配對為第二卦「坤」(接受),全為陰爻,兩者相反。

整個序列中只有四對非覆卦配對:
1. 乾(1)與坤(2)
2. 頤(27)與大過(28)
3. 中孚(61)與小過(62)
4. 既濟(63)與未濟(64)

三十二對全圖

「非覆即變」的配對原則構成了文王卦序的完整結構。二十八對覆卦與四對非覆卦,共三十二對,涵蓋全部六十四卦。

配對編號 卦象A 卦象B 關係
1 1. 乾(創造) 2. 坤(接受) 非覆卦
2 3. 屯(初難) 4. 蒙(少童) 覆卦
3 5. 需(等待) 6. 訟(爭訟) 覆卦
4 7. 師(軍隊) 8. 比(結合) 覆卦
5 9. 小畜(小蓄) 10. 履(行走) 覆卦
6 11. 泰(和平) 12. 否(停滯) 覆卦
7 13. 同人(同伴) 14. 大有(大有) 覆卦
8 15. 謙(謙遜) 16. 豫(愉悅) 覆卦
9 17. 隨(跟隨) 18. 蠱(腐敗) 覆卦
10 19. 臨(臨近) 20. 觀(觀察) 覆卦
11 21. 噬嗑(咬合) 22. 賁(裝飾) 覆卦
12 23. 剝(剝落) 24. 復(回歸) 覆卦
13 25. 無妄(純真) 26. 大畜(大蓄) 覆卦
14 27. 頤(養育) 28. 大過(大過) 非覆卦
15 29. 坎(險陷) 30. 離(附麗) 覆卦
16 31. 咸(感應) 32. 恆(恆久) 覆卦
17 33. 遯(退避) 34. 大壯(大力) 覆卦
18 35. 晉(晉升) 36. 明夷(光明隱蔽) 覆卦
19 37. 家人(家庭) 38. 睽(對立) 覆卦
20 39. 蹇(阻礙) 40. 解(解脫) 覆卦
21 41. 損(減少) 42. 益(增加) 覆卦
22 43. 夬(決斷) 44. 姤(遇合) 覆卦
23 45. 萃(聚集) 46. 升(上升) 覆卦
24 47. 困(困境) 48. 井(井泉) 覆卦
25 49. 革(革命) 50. 鼎(鼎器) 覆卦
26 51. 震(驚雷) 52. 艮(止) 覆卦
27 53. 漸(漸進) 54. 歸妹(嫁女) 覆卦
28 55. 豐(豐盛) 56. 旅(旅途) 覆卦
29 57. 巽(柔順) 58. 兌(悅) 覆卦
30 59. 渙(散開) 60. 節(節制) 覆卦
31 61. 中孚(誠信) 62. 小過(小過) 非覆卦
32 63. 既濟(既濟) 64. 未濟(未濟) 非覆卦

哲學敘事

了解結構法則只是故事的一半。文王卦序真正的巧思在於,配對本身的順序講述了關於生命、社會與覺知循環的深刻故事。

主題流動

從一對配對到下一對,並非隨機排列,而是循著明確路徑,從簡單的起點到複雜的社會結構,最終達到宇宙反思的境界。這序列可視為一場三幕式的宏大故事。

開場幕

序列以萬物根基開啟。第一對,乾(1)與坤(2),建立天地、動與靜的對比,呈現宇宙舞台。

緊接著,第二對屯(3)與蒙(4)展現新生命萌芽時的混亂與掙扎。

從這些初始,基本社會需求浮現。第三對需(5)與訟(6)呈現食物需求與爭執可能,第四對師(7)與比(8)則描繪軍隊與團結,象徵權威與社群的初步組織。序列的前半段描繪世界的起始。

中場幕

隨著序列推進,主題愈加複雜,展現成熟社會的細節。故事從基本原則轉向人際關係與權力的微妙層面。

第十六對咸(31)與恆(32)探討求偶與婚姻等持久關係,開啟書中後半段,聚焦內在人性。

第十八對晉(35)與明夷(36)呈現權力興衰,成功後可能遭受攻擊。第十九對家人(37)與睽(38)揭示家庭內部的張力。

治理與維持秩序的挑戰則出現在第二十五對革(49)與鼎(50),象徵重大變革與文化新形態的誕生。

終幕

故事以深刻的循環觀點作結。最後的配對從外在社會議題轉向內在成長與宇宙視野。

第三十一對中孚(61)與小過(62)展現個人誠信的高峰與對細節的謹慎,為終局鋪路。

序列以最精彩的安排收尾:第三十二對既濟(63)與未濟(64)。既濟象徵完美平衡的狀態,每一爻皆恰到好處,是成功的瞬間。

然而,《易經》的智慧在於不止於此。它以未濟作結,象徵創造性的不平衡,一切即將重新開始。這樣的結尾意味著沒有完美狀態能永恆存在,宇宙從完成回歸變化與可能,開啟下一個循環,展現無盡且動態的轉化觀。

學者的視角

用理智理解文王卦序是一回事,體會其中智慧又是另一回事。這趟旅程意味著超越分析,以冥想的方式與序列互動。

超越死背

初次接觸時,背誦配對似乎枯燥無味。突破點在於開始思考配對之間的轉換

例如,為何師(7)與比(8)之後是小畜(9)?一種見解是,經過軍事或社群的團結(比),社會需要溫和的控制與謹慎的資源積累(小畜)來成長。這教導我們大型結構需慢工出細活。

實用的思維模型

這種敘事結構不僅是故事,更是一種強大的思考工具。它讓我們看待個人、工作或社會事件時,不再視為孤立,而是認識到它們是可辨識模式中的階段。

這不是預測未來,而是洞察成長、巔峰與更新的循環。理解文王卦序的流動,讓我們擁有一面鏡子,更清楚生命的流轉。

展開的卷軸

六十四卦的排列絕非隨機清單,而是一件哲學藝術品,透過結構本身傳達訊息。

序列即訊息

文王卦序是一部精心編織的敘事,其架構建立在覆卦與非覆卦的優雅邏輯上,講述著從創造到社會複雜性,再從完成回歸新起點的永恆循環故事。

你的下一步

我們鼓勵你再次回顧三十二對配對的表格。不要只是閱讀,而是深入思考。跟隨配對間的流動,問自己為什麼。將世界視為一個連續展開的宏大敘事,而非零散事件,從《易經》深邃的秩序中領悟真諦。

卷軸已展開,理解的旅程由你繼續。

0 則留言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布。

Rotating background pattern

與您的顧客分享品牌資訊。介紹產品、發布最新消息,或熱情歡迎顧客蒞臨您的店鋪。

Feng Shui Source

目錄